中国儿童中心 科研项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600cc全讯白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
发布日期:2022-04-12 浏览次数: 字体:[ ]

“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发布会专题

编者按 :2021年11月13日,中国儿童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发布会中,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为发布会致辞,教育部国家督学傅国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和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围绕热点家庭教育话题展开精彩对话。众专家强调了当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肯定了此次发布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基础课程”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的重要引领、示范作用,以下文章来自本次发布会上的讲话及专家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以三个身份来参加“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发布会。我的三个身份: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一个是中国儿童中心的兼职研究人员,还有一个是曾经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副会长。今天,我要谈三个问题。

一、建设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其培训课程体系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从政治高度领会到中央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意图,在政治高度上认识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和相关课程设置,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标准和相关课程设置的要求。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从学科建设角度来说,我认为建设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其培训课程体系有三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时代的需要。今天的时代不同于过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家庭是一个有力的基础,是时代发展有力的“细胞”,何况我们又有《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保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建设好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标准和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第二个意义是教育的需要。我们今天讲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应当考虑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探索三方面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标准,重视家庭教育整个学科建设的一些体系问题。第三个意义是来自现实的需要。我们现实的家庭教育好吗?主流当然是健康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不匹配,即便孩子家里是贫穷的,他们使用的也是社会上最高档的手机,我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关。又如,家校之间经常产生一些矛盾,家长应该尊重教师的“必要管教”,不要将严格管教都加上“体罚”二字的帽子等,尤其是不要让幼教老师蒙受体罚“罪名”。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危机的干预。疫情期间,在客观条件和学生心理问题双重影响下,有极其少数学生走向了自杀。其中四分之一以上学生自杀事件与家庭有直接的关系。针对大学生自杀问题,从去年11月起,我们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了11场面向全国高校的关于心理危机及其干预问题的直播和录播,530万相关高校工作人员收看了这些节目。节目中我们要求针对学生自杀的家庭原因,特别是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必须做深入分析,且要做好干预工作。总之,家庭问题现在成为我们现实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中国儿童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一起联合探讨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和课程学习体系的问题,我想太有必要了,太有意义了,太有价值了!

二、怎么来建设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其培训课程体系

我想就怎么能够建设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建设好基础课程体系的问题谈三个想法。第一个想法,要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上讲话的精神。每当我们探讨教育课题时,就会想起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上的讲话,特别是体会到“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研究方法、话语体系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这么做,达到总书记的要求,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现在我们来看此次“标准”中提出的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儿童为本原则、家长主体原则、能力为重原则、终身学习原则,很科学也很具有针对性,实际上就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的体现。第二个想法,要有法律依据。这就是要把《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我们工作的法律依据,其中,把国家的支持作为出发点,把家庭的责任作为基础,把协同作为途径,把法律作为保障。第三个想法,家庭教育既然有那么多问题,在制定我们的专业标准和专业能力课程时,就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儿童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性原则,如果离开了“人民至上、儿童至上、生命至上”中的“儿童至上”,那么我们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儿童中心的重要性就在这个课题中凸显出来了。我把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儿童中心的这次联合叫作“强强联合”,我想这次联合一定能够成功。

三、把家风家规建设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制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的时候,既然要突出中国的特色、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气派,那么就不能忽视中华民族家风家规的研究。家风家规的建设问题应当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什么这样说?第一,因为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家风家规的建设,有过一系列的指示。第二,中华传统文化要求我们重视家风家规的建设。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本位;而中华文化则以家庭为本位,历朝历代都提倡家风家规,隋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和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是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家风家规代表著作。第三,好的家庭往往都是家风家规建设的典范。这里我举现代的两个例子,一家是浙江省的“钱家”,科学家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社会学家有钱穆,文学大家有钱锺书。还有一家就是广东省的“梁家”,从梁启超先生一直到梁思成先生的九兄弟姊妹,各个出类拔萃。因此,我们提倡的家风的建设。而家风建设的要求应该是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的理念,应该建设基于这样一种家风理念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其基础课程体系。

上述这些,如有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